揭陽市委書記陳綠平 羊城晚報記者 王漫琪 攝
揭陽基層組織建設打出“組合拳”,破解“問題村”難題
羊城晚報記者 尹安學 王漫琪
農村不穩,地動山搖。
同樣的農村土壤,人情關係、用地矛盾、宗族糾葛等等,揭陽可謂是潮汕地區的縮影。一些村、社區矛盾突出,上訪和過激群體性事件一度頻頻發生,讓關心揭陽發展的人們心存憂慮。
三年前接任揭陽市委書記時,陳綠平當了一回“接訪書記”:每天僅群眾反映問題的信件,就要批閱上百封,一些問題觸目驚心,讓人頭痛。經過3個月的調研,揭陽市委迅速推出了一套夯實基層組織建設的“組合拳”:領導幹部掛鉤幫扶整頓問題村、選派村“第一書記”、開展“雙聯雙促”活動。
現在,揭陽群體事件直線下降,進省、進京上訪案件去年實現雙下降。讓人倍感意外的是:潮汕地區農村換屆選舉最易出現矛盾,但今年這次是揭陽曆屆上最平穩、最順利的一次換屆選舉。
而現在,陳綠平收到的投訴信,每天才幾封。下去調研,一些老人拉著他的手,請求讓駐村的幹部別走了,讓他感覺十分溫暖,“幹部駐村駐進了村民心坎上。”
讓村幹部駐點、選派村“第一書記”,類似做法很多地方都有。為何在揭陽這個曾經農村矛盾突出的地方能速見成效?揭陽的探索,對潮汕地區基層工作,對其他地區農村建設有何啟發?
幹部駐村:別把百姓當“刁民”
提起揭陽的“問題村”,幾個問題村讓人印象深刻:堵公路,砸汽車。
2013年2月,揭陽市揭西縣出了轟動全國的“大新聞”:因為對原村幹部出租土地不滿,該縣上浦村過半村民堵住附近公路,砸損29輛滯留汽車。
經過各方努力,村民很快撤離公路,揭陽市成功化解了這場危機。但在揭陽市市委書記陳綠平看來,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省委胡春華書記關於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否則以後還會有新的或更大的矛盾。
揭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的林澤偉被派到上浦村,擔任村“第一書記”。在鎮領導支持下,全面清理了村裡租地問題,並公開村裡所有財物賬單,村民迅速相信了這個“第一書記”。經過一年多的整頓,涉嫌貪腐的村幹部被撤,威信高、務實能幹的村民進入村委會,村民與村委會的矛盾沒有了。
去年,潮惠高速項目經過上浦村,需要征收涉及130多戶人家的78畝土地。揭西縣棉湖鎮黨委書記林育群回憶說,一聽說高速公路要經過上浦村,他開始就反對,建議高速公路改線。得知這條路無法改線了,才硬著頭皮接下徵地任務。沒想到村委會一動員大家,公開補貼標準,上浦村僅一個星期就完成了徵地手續,並做到施工絕對無干擾。
現在的上浦村,已經是“零上訪村”。
揭東區白石村曾封堵高速公路,帶頭鬧事的村民被判刑,但村民怒火難消:政府修工程,在村上採石,白天炮聲隆隆,震壞了房屋,讓人難以入睡。
揭陽市紀委常委蘇漫真帶領工作組進駐白石村後,經過調研,覺得村民鬧事不對,但訴求合理。他多方奔波為損害房屋的村民討要賠償,村民氣順了。工作組經過調研發現,當地石材質量好,市政工程對石材需求大,於是在偏僻處另選打石場,每年為村集體增加了15萬元的收入,市財政還一次性給白石村補償了100萬元作為發展資金。
駐村兩年來,蘇漫真感慨:雖然潮汕地區農村宗族勢力大,但只要公平公正公開地處理事情,老百姓還是很相信政府的,不會亂來,“不要把老百姓當刁民,你真心對他們,什麼矛盾都能化解。”
發展解題:生意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吵架?
按照阿裡巴巴的大數據分析,揭東區錫場鎮軍埔村是中國14個成規模的“淘寶村”之一,也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淘寶村”。一年前,這裡一個月銷售額才0.3億元,去年年底已經過億元,現在銷售已達1.36億元,發展速度驚人。
雖然這是一個小村莊,但走進村裡,淘寶實體店店鋪林立,招牌廣告新穎“高大上”。每天下午4時,上千人涌向村裡最繁華的“電商一條街”,買貨、賣貨、發貨,不停穿梭各大店鋪,到晚上7時,各種淘寶店鋪陸續打烊。也只有這時,村裡靜謐了,你才體會到,它本來是一條村莊。
對村支部書記黃建忠來講,現在村裡靜謐讓他安心,以前夜的安靜讓他不安。黃建忠說,以前村裡財務不清,很多村民有疑問;一些土地轉讓也不公開,有村民甚至上訪到北京;更為重要的是,村裡之前做果脯等食品加工,遠近聞名,但惡性競爭導致利潤下滑,很多工廠倒閉,村民之間積怨太多,矛盾不斷。
30年前的揭陽“富裕村”成了領導頭痛的“問題村”。
揭陽市政府辦的青年幹部李博,被派到軍埔村就任“第一書記”。他發現,這裡一批“85後”年輕人樂於網上開店;因為生活成本太高,一些在珠三角打工的年輕人,不斷回家開網店,自己當老闆。
“再搞食品加工,附加值太低了,開網店,人人可以開,在家裡都能開,門檻低,見效快。”李博認為,通過發展可以解決村裡的老問題。
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軍埔村打響了“電子商務第一村”的口號,李博與政府人員組織電商代表赴杭州、義烏、深圳等地學習取經,幫助電商企業理清發展思路;協助建設電商培訓中心,開展覆蓋全市、輻射周邊的“全滲入式”免費培訓;參與組建錫場鎮電子商務協會,幫助協會成員解決發展中碰到的問題和困難……“第一書記”沒有把自己當成“管家”,而是扮演了社會服務提供者的角色,想方設法搞好服務。
歷史問題不能忘。在鎮委和村幹部支持下,作為村“第一書記”,李博促進了村黨支部、村委會連購買一支筆的費用都公開;將村裡土地轉讓等大事,完全交由全體村民開會充分討論……
村裡發展了,臨街商鋪,去年每平方米租金才5元,現在給100元都租不到了。以前一家人做食品加工,一年賺不到幾千元,現在一個月賺上萬元,一家人樂呵呵,村民之間矛盾也沒有了。
“發展解決了大難題。”錫場鎮黨委書記鄭宏光說,以前一聽說“軍埔村”上訪、鬧事,大家頭痛,現在“軍埔村”已然成了揭陽的“名片”,全國各地都來村裡考察。 編輯:鄔嘉宏
1
對症下藥:修條路化解幾十年隔閡
一條嶄新寬敞的水泥路,改善了岐山村對外交通環境,繞過剛剛落成的村文化廣場,駐足大榕樹下,清風拂面。每次走過這條大路,村支部書記羅少和難免感慨:以前,村子是全區最落後的“問題村”,不到一年時間,卻成為全街道兩個文明社區之一。
岐山村隸屬揭陽市榕城區東陽街道,地處黃岐山腳下,是一個革命老區。2013年年初,該村被揭陽市定為全市需要幫扶整頓的79個“問題村”之一。由揭陽市委辦、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和市水務局等單位組成的幫扶整頓“問題村”工作組,進駐了岐山村。工作組通過深入調研,排查出該“問題村”存在的問題是:村“兩委”班子戰鬥力差、缺乏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建設家園的能力和活力,規章制度也不夠健全;村集體經濟薄弱,每年僅靠土地出租收入約22萬元,可村裡用於村民醫療養老保險、福利補貼等固定支出卻需42萬元,入不敷出;一條進村道路,由於與毗鄰的岐寧村存在土地勘界不清、產權不明等問題,幾十年裡都是泥土路,每逢下雨便泥濘不堪,給村民出行造成極大不便;村容村貌髒亂差,沒有一個公共活動場地。
摸清病根,才能對症下藥,工作組經多方協調,促成村民代表大會收回原村集體出租、效益低下的21畝山地,重新出租,僅此一項就為岐山村每年增加收益8萬元。村裡缺乏合理規劃,亂搭亂建情況嚴重,工作組請來揭陽市城規局,對全村進行重新規劃,又發動多方力量籌募幫扶資金,共籌集到270多萬元,建成垃圾集中轉運站、文化廣場、榕樹下休閑區、老人活動中心等。工作組的傾力幫扶,岐山村鄉賢看在眼裡,主動捐款約20萬元。
“因為這條進村道路,我們和鄰村鬧翻了幾十年,甚至互不通婚、不相往來。”71歲的羅舜居對此一直深懷遺憾。事實上,地權糾葛一直是潮汕地區農村矛盾的癥結之一。工作組駐村後,召集兩村幹部進行多次協調,同時通過走訪民意,最終促成岐山村與鄰村達成擱置產權爭議的共識,並籌資將進村道路建成了公共通道。出行通暢了,兩個村的關係也修好了,讓羅老伯欣慰的是,今年春節以來,兩個村有好幾戶家庭結成了親家。
站在煥然一新的村文化廣場上,羅少和感覺底氣很足。過去因為老“兩委”班子開拓性不夠,村集體沒錢辦實事,再加上宗族矛盾、歷史遺留等諸多問題,村幹部在村裡凝聚力不高,說話沒威信。有了駐村工作組的指導和激勵,還協助建立健全了26項規章制度,羅少和的班子治理村莊的領導水平明顯提升了,成長為一支“不走的工作隊”。掛鉤岐山村的市領導先後10多次深入岐山村調研,牽頭開了10次協調會解決問題,既推進了駐村工作組的幫扶工作,更讓羅少和吃了“定心丸”。原先的荒地變身成寬敞的文化廣場,村頭兩棵百年大榕樹下修葺一新,大樹下成為老人們茶話納涼的休閑區,工作組幫助羅少和的“兩委”班子辦成了一件件實事好事。
善用調解:判誰輸贏都會激化矛盾
三友社區在揭東區曾經很有名:上訪多,老上訪戶多,村幹部很不團結。有個上訪案件,在村裡十分棘手:一個村民違章建房,街道、村幹部協調多次,可這位村民就是不讓拆,最後在強行拆除時發生衝突,這位村民被打傷,打人幹部被抓。後來這位村民起訴到法院,雙方對一審不滿意,又上訴到揭陽市中院。
一般幹部遇到這種案件,會為自己開脫:已經走司法途徑了,村幹部不方便插手。以揭陽市政協提案委主任吳春光為組長的工作組,進駐三友社區後,吳春光分別與雙方交談後,覺得不對勁:這起糾紛中,村民違建不拆,不對;幹部打人,也不對。雙方互有對錯,“走司法程序,判誰贏,都會引發對方不滿,爭持不會休止。”
“我們來調解!”吳春光分別找雙方談,反覆做了30多次工作,以前發誓至死也不言和的雙方,終於肯坐下來商量,雙方逐漸達成共識:判幹部有罪,幹部不服;打人要給賠償。
三個月下來,搶在二審開庭前,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幹部賠錢,村民不再上訪,並撤訴。最後,打人幹部被釋放,村民領到賠償款,雙方再也沒有鬧事了。
這起事情的解決,讓村民看到了工作組解決村裡矛盾的細心與決心。很多村民願意找村幹部反映問題,村幹部違法亂紀問題得到處理,村民認為,這次工作組沒有走形式。
更讓村民意外的是,工作組“能量大”:進村一年,籌集到專項資金,解決了村裡雨污分流問題;幫村裡修了500多米長、10多米寬的水泥公路;籌集13萬元支持村小學創建教育強校。很多村民告訴記者,現在村裡已經沒人上訪鬧事了,很多矛盾都在村裡得到解決。
“能者居上”:駐村幹部“提拔有盼頭”
在問題村駐點、在矛盾突出村派駐“第一書記”,這些並非新舉措,為何在揭陽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讓各方看到了顯著的成效?
比如,讓各地頭痛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一些地方宗族勢力重、賄選猖獗,但在前不久結束的換屆選舉中,揭陽1445個行政村、178個社區全部順利完成“兩委”換屆選舉。村(社區)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達95.4%,村(社區)“兩委”交叉任職比例達91.8%,各種指數都名列全省前茅。
很多機關幹部告訴記者,他們以前也到村裡駐過點,但基本是“一陣風”的行政指令,去駐點也有點“被髮配”的感覺。而現在完全不同了,這兩年揭陽市領導帶頭駐點,各單位都爭相選派單位骨幹駐點,因為大家看得很清楚:駐村工作做得好的,很快就得到提拔。
三年前,吳春光還是揭陽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但駐村工作做得好,能利用各種資源為村民辦實事,如今被提拔為市政協提案委主任。他說,自己被提拔為正處級幹部,沒請客沒送禮,有人驚訝,但對更多人來講是激勵,鼓勵大家走正道,多做實事。
“駐村工作做得好,肯定要提拔重用!”揭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葉少明考察駐村幹部比較特別:每到一個村,他就會問駐村同志,全村有多少戶?你走訪了多少戶?瞭解到什麼情況?進村會不會迷路?然後,葉少明就跟駐村幹部一起去村上轉轉,看村民會不會跟駐村幹部打招呼,問村民知不知道駐村幹部名字,“真金不怕火煉,村裡轉一轉,馬上有結果。”
三年來,揭陽共抽調1606名幹部參加237個問題村幫扶整頓工作,排查出來的1173個突出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辦好事實事1753件,幫扶整頓期間,各問題村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共1428項。
在揭陽,近百名駐村幹部受到提拔、重用,或者獎勵。 編輯:鄔嘉宏
【專訪陳綠平】
看到幹部曬黑了,我真高興
三年前上任揭陽市委書記,陳綠平說,要推動揭陽經濟加快發展,但最擔心農村會出一些問題,“剛當市委書記,每天我收到的需要批閱的群眾來信就有100多封,看得讓人憂心忡忡,有時睡覺都不踏實,擔心出什麼惡性事件。”
當初的調研狀況,讓陳綠平至今難忘:揭陽農村經濟基礎落後,社會矛盾問題突出,農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那時,我深刻認識到,發展是揭陽的最大問題,但解決基層問題,特別是‘問題村’問題,是能否發展的關鍵。”
轉眼三年過去了,現在的陳綠平每天收到群眾來信才兩三封,“堅持問題導向,解決農村問題!”陳綠平說,一些地方毒、賭、假等問題嚴重,就下狠心以鐵腕整治、重典治亂,不管涉及什麼樣的“保護傘”,都要一查到底,以此改善農村社會環境。要全面暢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不管群眾有什麼怨氣,都要有地方能讓他們發泄,有地方反映。如果反映訴求的渠道是暢通的,群眾就少了怨氣,上訪上告就會大大減少。
去年以來,揭陽進省、進京上訪量大降,受到各方好評。
陳綠平說,幹部駐村、向村裡派駐“第一書記”,這些措施很多地方都有,為何能在揭陽成功?一個根本原因是,從上到下,各級領導、各個部門都十分重視,大家心往一處使,要做好事情,這是事情成功的關鍵。
“我一直覺得,群眾一直在看著我們,也是在監督我們。”陳綠平說,假如一個駐村幹部為村民辦事,黨委政府職能部門不支持他,工作難以推進,這個駐村工作就什麼成效都沒有,還會讓村民瞧不起;假如一個駐村幹部在村裡勤勤懇懇工作,還得不到提拔,而那些不做事,天天圍在領導身旁跑官要官的人卻得到提拔,這傳遞了一個什麼樣的用人導向 �
整頓基層問題,就要實實在在解決農村實際問題。陳綠平說,揭陽在全省率先提出“問題村”的綜合整治,全市1445個行政村,每年從中分出79個問題村,連續三年排查出230多個問題村,解決了1173多個問題。“我在調研問題村時,很多村幹部和群眾都要我別讓駐村工作組離開,說明這些駐村幹部已經走入村民心裡了。”
揭陽3年派了1061名“第一書記”。“我去村裡調研,看到年輕的‘第一書記’變黑了,我很高興,說明這些年輕幹部接地氣了,對他們今後開展工作和成長都很有幫助。”陳綠平說,揭陽派出大量幹部下基層,既化解了基層矛盾,幫基層解決了實際問題,更鍛煉了幹部,讓幹部更加瞭解群眾訴求,以後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陳綠平透露,揭陽將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基層問題,隨著問題解決力度的逐年加大,最終實現所有問題村向先進村的“蝶變”。同時,讓基層組織問題的解決,逐步制度化,併進行詳細的量化考核。編輯:鄔嘉宏
(原標題:揭陽"組合拳"解決"問題村":昔日堵路砸車今日零上訪)
- Jun 29 Sun 2014 17:37
揭陽"組合拳"解決"問題村":昔日堵路砸車今日零上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